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追踪 >> 查看内容
热点追踪

实现“物流愿景”,河北如何再发力

刘杰 2024-6-17 10:37 河北日报 52525 0
河北日报记者 周聪聪

■阅读提示

6月16日,2024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如约而至。

作为全国唯一以现代商贸物流为主题的专业性展会,本届廊坊经洽会邀请5家全国性商贸物流行业协会以及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共话合作发展,带来一场难得的“资源盛宴”。

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功能定位。本届廊坊经洽会上,聚焦这一“物流愿景”,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强商贸物流产业,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展开了沟通交流。

降本增效,河北物流有很大空间

“物流被认为是继人类劳动、资源产品之外的第三利润源。”

6月15日,全国AAAAA级物流企业大会举办,开幕致辞嘉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何辉观点鲜明,将大会议题引向深入。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这次大会的主题。

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物流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也是观察经济发展形势的重要窗口。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当下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何辉介绍,所谓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并非简单的物流降价,而是指降低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物流的总支出。

“现代物流联系生产和消费,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何辉表示。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其中“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是重要方面。

去年,河北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对此,该如何看待?

“高并不代表不合理,能够跟产业结构相适应就好。”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综合所物流中心主任甘家华表示。

甘家华解释,全社会物流成本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河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大宗物料的运输需求较高,整体上导致了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较高。

“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不是简单的降低物流成本,而是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甘家华表示。

那么,河北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发力点在哪儿?

甘家华表示,简而言之,就是产业升级和物流降本提质双管齐下。

“突出全链条降低物流成本。”他建议,研究制定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体方案,支撑河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需求,一链一策、一产一策,强化物流供应链创新服务。

河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乔晓林认为,重点应聚焦在优化运输结构上,铁路运输费用仅为公路的1/3—1/4。但河北物流运输还是以公路为主,公路运输占比达82.8%,铁路运输只约占11%,所以整体上物流运输成本较高。

乔晓林说,在优化运输结构层面,河北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强化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空陆联运,重点推进公转铁,使单一的、阶段性的货物周转向多式联运转变。这不仅要求河北继续推动铁路入园区和铁路专用线的建设,还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

此外,乔晓林认为,物流降本增效还应该通过智慧手段赋能提升来实现。硬件上,对现有物流装备进行改造升级,扩大分拣机器人、无人配送车等新设备的应用场景;软件上,要提升智能仓储水平、加强网络货运平台建设等。

甘家华对河北物流降本增效前景充满信心。在他看来,河北转型升级持续加速,产业结构也在快速优化。河北货运物流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伴随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河北“陆港+空港+海港”枢纽群三箭齐发,海陆空铁方式齐全,基础条件优越。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物流产业转型升级、资源集聚和产品优化,河北的物流降本增效空间还很大。”甘家华表示。

借力京津,拓展商贸物流新版图

6月15日,《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指数》的发布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指数为52.02%,同比增长0.27个百分点,反映出京津冀商贸物流经济活动呈现稳步向好的运行态势。

指数50%,在业内被称为荣枯线。在荣枯线之上,反映商贸物流业经济扩张。

甘家华注意到,《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指数》多项分项指数都在50%以上,这充分证明京津冀物流产业在向好发展,也代表整个京津冀的经济在向好发展。

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功能定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河北全面推进商贸物流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质升级,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河北如何借力京津,拓展商贸物流新版图,成为专家学者关注讨论的重点。

“京津冀商贸物流大有文章可做。”乔晓林表示,这要求河北要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去谋划。

从港口物流讲,乔晓林说,天津港和河北港口的产业腹地高度重合,但从航线上来看,河北与天津存在错位发展的可能,因为天津拥有很多条远洋航线,而河北主要优势集中在近洋航线。

“河北港口和天津港应争取早日实现更高层面的分工协作。”乔晓林认为,在远洋航线上,河北港口通过内支线喂给天津港,在近洋航线上天津港通过内支线喂给河北港口,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

不局限于海港,乔晓林希望京津冀三地还能在海陆空港协作方面再上台阶。他说:“现在,石家庄国际陆港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中欧班列航线的开通,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京津冀区域陆港运输集结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陆港优势。”

乔晓林建议,三地要进一步加强谋划,协调北京的空港资源、天津的海港资源、河北的陆港资源,从空中到陆地再到海上,让一个个枢纽相互连接成一条条畅通的物流通道,为织密三地商贸物流发展网络提供“硬支撑”。

此外,乔晓林认为,河北要借力京津拓展商贸物流新版图,关键还是要更加积极承接北京区域性物流设施疏解转移,在环京津地区建设全球性物流发展高地、供应链核心枢纽、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甘家华十分看好京津冀三地在绿色运输方面的广阔合作空间。

他建议,推进京津冀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建设,打造绿色运输发展先行区。统筹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进建立“干线—支线—末端”全流程减碳,产业链—运输链全链条治理的发展格局。

扩大“朋友圈”,打开“跨境出海”新空间

6月16日下午,在世界跨境电商发展大会主旨演讲环节,我省隆尧的钉子和平乡的童车,被蚂蚁集团万里汇大客户与平台生态总经理孙冲维专门“点了名”。

蚂蚁集团万里汇是为跨境电商卖家提供“出海”服务的平台。孙冲维介绍,在跨境电商领域,像隆尧钉子、平乡童车这种既有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又有跨境电商经营能力的“技工贸”产业,正在成为“香饽饽”。

这场大会上,不仅是孙冲维,很多嘉宾都提到了“产业带下沉”相关话题。越来越多的河北“技工贸”特色产业,正在跨境电商领域“走红”。

“河北有很多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诞生之初,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产品有了很好的性价比,就有了走向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昭,十分看好河北特色产业的国际市场潜力。

李勇昭介绍,河北已经有相当一批这样的产品,但问题是,这些特色产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与产品特点相适应的外贸出口组织形式,缺乏用国际物流主流组织方式,并融入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等,为产品出口赋能。

解决这项不足,是物流企业的发展机会,也同样是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

“在河北,我们已经开始行动了,第一个服务的就是邯郸永年的紧固件产业集群。”李勇昭介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方案设计,拥有产业集聚功能的园区已开工建设,专供国际物流的集运仓建设也在同步进行。

关于扩大河北商贸物流“朋友圈”,乔晓林认为,还是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策略。

他表示,河北物流需要和国际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引进国际物流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以及一些新的智能化管理手段来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就像本届廊坊经洽会,通过举办2024年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年会、世界跨境电商发展大会等,广邀中外商贸物流领域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实现了各种前沿行业动态充分交流。”乔晓林表示。

乔晓林建议,河北下一步应该大力推动跨境采购数据平台建设。借助这个平台,使河北的优质产品,包括工业原材料、生活消费品等得到充分展示,使国际采购商能够在平台上便捷采购。

围绕河北商贸物流“走出去”,甘家华建议,要发挥河北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优势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发展有利条件,推进特色化差异化中欧班列、国际道路运输、海运航线、空中丝路建设,形成具有河北产业特色和通道优势的国际运输产品和品牌,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大网络。

对于拓展河北商贸物流的新空间,外贸相关企业也有很多期待。

作为河北省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佳佳供应链管理(廊坊)有限公司已服务上千家中国外贸企业,产品出口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总经理张雯介绍,河北有很多优质产业带,在平时的接触中,她感到很多河北企业对于外贸出口,“想做,却又不知道怎么具体着手”。

“这些中小企业遇到的都是很具体的操作问题,这需要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在激发他们‘走出去’热情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跨进外贸门槛的入门问题。”张雯表示。

此外,张雯建议,要进一步推动河北商贸物流扩大国际“朋友圈”,还要特别关注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问题。

张雯介绍,做跨境电商,需要把货物提前储存到海外仓,会给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带来不小的压力。张雯希望河北在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上进行探索,解决“跨境出海”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流程长的痛点。
返回顶部